Wednesday, April 8, 2009

讀《大學精神》


豪健
在老師的書架上發現了《大學精神》這本書,隨手翻翻,對其內容甚感興趣。一次逛書店時,在遠處望見此書,立即取下付款。

一次的講課中,老師和我們分享了以下這一段話:

他們平日對於學問上并沒有甚麼興趣,衹要年限滿後,可以得到一張畢業文憑。教育是自己不用功的,把第一次的講義,照樣印出來,按期分散給學生,在講壇上讀一遍,學生覺得沒有趣味,或瞌睡,或看看雜誌,下課時,把講義帶回去,堆在書架上。等到學期、學年或畢業的考試,教員認真的,學生就拼命的連夜閱讀講義,衹要把考試對付過去,就永遠不再去翻一翻了。

在這之前,我已經讀過此書,讀至此句,忽生感慨,一百年左右以前的事情,和目前周遭發生的事情相差無幾。學生們的態度,在教育尚未普及的時候,并非是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,大學生皆是勤奮,原來大學生當中,混飯吃的也不在少數。現在教育普及,大家都說大學生的素質不外如此,名為大學,實不如中學。在念書機會不多的年代,大學生的態度已經如此惡劣,如此看來,現今大學生態度不佳似乎是合情合理了。

說大學生不如中學生,確實是一種很大的侮辱。傅斯年認為,中學教師對學生是訓練者,大學教師對學生是引路者,中學學生對教師是接受者(無論接受的態度是自動的或被動的),大學學生對教師是預備參與者。訓練,即是知識的輸進和技能的養成,屬於基本功。引路者,則是能夠引導學生的教師,并非訓練出一羣衹會一切服從教師的大學生。學生聽從老師的話,已非天經地義的尊師重道,很多時候,是為了能在考試中獲取更高的分數。如此一來,大家都樂於接受現成的答案而懶於思考,對於這一點,竺可楨認為,大學所施的教育,本來不是供給傳授現成的知識,而重在開闢基本的途徑,提示獲得知識的方法,并且培養學生研究批判的反省的精神,以期學者有自動求智和不斷研究的能力。衹會接受現成的知識已非好事,衹為考試者更甚,大學不如中學,我們可以怪誰?

對於大學的看法,書中還收錄不少發人深省的言論,如“所謂大學者,非謂有大樓之謂也,有大師之謂也”、“大學,研究高深學問者也”、“理想的大學生應退可為專才,進可為通才,以其所學施之於特殊職業”等。

《大學精神》非由一人撰寫,編者是楊東平,其中收錄了蔡元培、胡適、蔣夢麟、梅貽琦、朱光潛、潘光旦、傅斯年等對“大學精神”的討論。他們皆是五四前後的知識分子,不少人疑惑,讀他們的文章,到底對我們有甚麼幫助?也有不少人認為,對於五四時期的人物,我們高攀不起,故無需仿效。或許會有人不屑,以為讀過《大學精神》就能成為合格大學生嗎?我是這樣認為的,讀書總比聽university是由你玩四年、玩三年等言論來得好。好很多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